“教育者的使命,是用生命点亮生命。”从教十六载,戴璐老师始终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,将“教育家精神”融入教学与管理的点滴实践。作为高校英语教育领域的深耕者,在学校的沃土滋养下,她以“两点一链”战略为指引,在课堂教学、科研攻关、学科建设等领域探索创新路径,以匠心育人诠释新时代教师的责任担当。
?
一、立德树人,厚植家国情怀
作为深耕高校英语教育近二十年的资深教师,戴璐老师始终秉持“立师德、铸师魂”的职业信念,将思政教育贯穿语言教学全链条。她立足课程深度开发,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创新融入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,通过引导学生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理解文化多样性,立足中华文化根基汲取不同文明智慧,深化对民族精神内核的认知,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。
?
戴璐老师注重“无声浸润”式育人,以课堂互动激发思想碰撞,以课外辅导提供个性化生涯指导,全方位关注学生人格塑造与价值引领。在课程思政改革中,她主持完成省、市、校三级课题:省级项目《锦州地区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水平提升途径研究》、市级项目《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》及校级项目《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——以
二、潜心教学,推动模式革新
戴璐老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,潜心钻研教学,以学生为中心,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,创新教学方法,提升教学质量。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,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戴璐老师参与了由欧盟“伊拉斯谟+”计划资助的,旨在促进“以学生为中心”教学理念在高校之间推广和优秀教学成果交流的STAR项目,并主持“基于欧盟STAR项目的‘三融合、四工程’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”,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。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,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,主持欧盟“伊拉斯谟+”计划师生互换交流项目,为学生搭建了走向世界的平台。
?
三、勇于创新,攀登科研高峰
戴璐老师始终践行“教研相长”理念,以科研与教学双向赋能,同步提升学术素养与科研实力。她聚焦语言学理论与应用实践的交叉领域,主持校级科研项目“共生理论语境下外语产业学院协同共建路径研究”,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。
?
在学术成果转化方面,由戴璐老师担任副主编的《应用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》获评“十二五”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,成为应用型英语教学的标杆性成果。她注重科研反哺课堂,将前沿理论转化为教学案例,以学术成果激活课堂活力,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。
?
在她的指导下,学生团队累计斩获辽宁省“挑战杯”竞赛特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,以及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项,充分彰显“以研促教、以赛育人”的显著成效。
?
四、甘于奉献,深耕教育沃土
戴璐老师始终以共产党员的初心为灯塔,以“躬身耕耘、服务育人”的使命感扎根教育事业。作为外国语学院教学副院长,她恪守“甘为绿叶衬红花”的信念,在管理岗位上精准施策:通过教学诊断、课题共研、竞赛指导“三维赋能”模式,助力青年教师斩获省级教学竞赛殊荣;参与建设外语服务产业学院,打造“校外实践基地+产学研平台”双引擎,推动语言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。
?
她将教育视作“以敬畏雕刻生命”的终生修行,近二十载执教生涯中始终践行一个信念:教育者的敬畏绝非刻板遵循教条,而是源于对育人本质的透彻领悟与生命价值的躬身实践。回望征程,她深切感悟——这份敬畏既是向教育事业的庄严献礼,亦是滋养教育者精神家园的源头活水。
?
“当每一堂课浸润思想之光,每一位学生被赋予成长之力,每一项研究承载时代之问,教育的星河因此而永恒闪耀。”戴璐老师以“春风化雨”的智慧与“静水深流”的坚守,为新时代“教育家精神”写下生动注脚,更与万千教育同仁共勉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