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,是手握6项省级科创大奖、带领团队横扫30余项竞赛荣誉的"科创达人";他,是扎根奇瑞汽车生产线、用密封胶枪"雕刻"车辆品质的实习新星。实习结束后,凭借对智能化设备的深刻理解和一丝不苟的工匠态度,即将成为奇瑞汽车大连分公司涂装车间签约录用的应届生。"我们需要的就是徐林这样脚踏实地、能扛重任的年轻人。"奇瑞汽车大连分公司涂装部车间主任付有坦言。辽宁理工学院电气与智能控制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212班的这名学子,入学之初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规划,以扎实的专业功底,在课堂与车间之间架起了一座"应用型人才"的成长之桥,成为学校"两点一链"培养目标的鲜活代言人。
?
深耕专业,科创竞赛展锋芒
作为电气与智能控制学院的优秀学子,徐林在学业与实践中始终追求卓越。他带领TIE创新创业团队斩获省级、校级竞赛奖项三十余项,包括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辽宁赛区二等奖、辽宁省大学生智慧海洋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等。这些荣誉背后,是徐林对专业知识的深度钻研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锤炼。他坦言:“竞赛让我认识到,理论必须与实践结合,而校企合作为我们打开了通往行业前沿的窗口。”
?
实习历练:从课堂到生产线
2023年,通过辽宁理工学院与奇瑞汽车的校企合作平台,徐林进入大连分公司涂装车间实习,负责车辆防水防腐的密封操作及设备维护。初入车间时,面对复杂的操作流程和精密的技术标准,他曾因密封胶涂抹不均匀导致多次返工。为攻克这一难题,他利用休息时间反复观摩老师傅的操作手法,记录胶枪角度、压力参数的细微差异,甚至用手机拍摄慢动作视频逐帧分析。一周后,他将密封合格率提升至98%。涂装车间主任付有对他印象深刻:"小徐的钻研精神远超同龄人,他总能在细节中发现改进空间,面对高强度工作压力,始终保持微笑,用自身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攻坚克难 ,充分彰显了良好的综合素质。公司已计划实习结束后将他留任技术岗。"
?
这份认可背后,是徐林每天工作服上凝结的汗渍,是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工艺笔记,更是学校"精工致用"校训的生动诠释。
校训引领,工匠精神薪火相传
?
徐林将辽宁理工学院的校训精神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。他认为,奇瑞“质量为先”的原则与学校“精工致用”的理念高度契合,而企业导师传授的“从小事严格要求自己”的职业信条,更让他对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有了深刻理解。
?
机器人工程211班班长秦鹏回忆实习场景时感慨:"在奇瑞汽车实习期间,徐林展现出了极高的职业素养。面对复杂的操作流程和高强度的任务,他始终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,毫无怨言,还主动加班钻研技术难题。"作为党员,徐林的担当不仅体现在技术上——同班室友葛朋提到,自己初到车间时操作流程频频出错,焦虑到失眠。徐林察觉后,每晚抽空帮他梳理步骤,用记号笔在手套上标注关键参数。"他常说‘细节决定品质’,后来我每次操作前都会默念这句话。"葛朋摩挲着那双珍藏的手套,语气里满是感激。
?
有一次巡检时,尽管已到交班时间,徐林仍坚持逐辆排查。正是这种近乎执拗的较真,让他赢得企业导师的赞赏:"小徐解决问题的思路,既有工科生的严谨,又带着创新者的灵气。"
?
这段经历也印证了辽宁理工学院"实践育人"理念的前瞻性。通过"企业导师进课堂""行业认知实习"等特色培养环节,学校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深度融入课程体系,为徐林快速适应企业环境打下坚实基础。
?
展望未来:做新时代的行业追光者
对于职业规划,徐林明确表示将深耕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制造领域。“这段实习让我意识到,智能控制技术是行业升级的核心。实习返校后,我会更注重自动控制原理、PLC编程等课程与前沿技术的结合,同时积极参与校企联合实践项目。”他还建议学校进一步深化企业导师进校园、行业讲座等机制,帮助学生紧跟技术变革。
?
结语
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从理论图纸到智能设备,徐林用行动诠释了辽宁理工学院“尚德明理,精工致用”的深刻内涵。他的成长印证了学校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、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育人理念,也为国产新能源汽车迈向高端制造注入了青春动能。未来,更多如徐林一般的理工学子,将继续以技术为笔、以匠心为墨,在中国智造的蓝图上写下崭新篇章。